在吉林大学中心校区体育馆,长春市政府副秘书长卢福建宣读的“挑战杯”金奖名单第一部分第三个赫然是:山东16877太阳集团安全入口,《山东润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挑战杯”金奖,山东16877太阳集团安全入口——在2010年9月29日晚7时,两者第一次紧紧连在了一起。
9月末的北国夜晚已凉意袭人,而在长春参加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终审决赛的山东16877太阳集团安全入口创业团队的心却滚烫得接近沸点!
说起领奖时刻,队长杨婷依然难掩激动。从全国学联主席齐兴达手中接过烫金获奖证书,她有种想流泪的强烈冲动。她想大声呼喊,想拥抱“润禾”的每一个成员,想对一路陪伴他们走来的指导老师说声“谢谢”,还要感谢那些默默付出、热心支持创业团队工作的老师、同学和朋友!
在这个金色的季节,他们收获了比金子还珍贵的“挑战杯”金奖。而回首长达半年的“挑战”路,那荣誉和成功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辛酸和付出。
“环保+效益” 参赛选题锁定农业
润禾创业团队队长、总经理杨婷是外国语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去年11月,在了解“挑战杯”创业竞赛后,她也想组建创业团队,但在选题上犯了难。就在这时,因为一场培训讲座,她结识了财政金融学院的刘超老师,这位具有近20年投资经验的专业人士给了她很大启发。刘超也就“偶然”地成为了这个团队的指导老师。
一份扎实的创业计划要有一个好的选题项目支撑,这是它的核心和灵魂,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成败。既保证选题要新,要切准国家产业政策的脉络,具有时代特征,还要有“卖点”,有“竞争力”,有“效益”。老师的一席话使探索中的创业团队成员开了窍。恰逢此时,2010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再度聚焦“三农”问题,其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鼓励使用环境友好型农药、化肥”一句话,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经过一番论证和调查后,他们决定将眼光锁定在农业,要在农用化肥这个项目上做文章。
但对于进军省级和国家级竞赛,这份创业计划书如果没有核心的技术显然不可行。“没有创新,就没有竞争力。”刘超说,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润禾”也是如此。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刘超和团委老师多次到省科技厅寻求帮助,从历年来的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和发明专利中进行细致筛选。终于,山东省农科院的一项成果——“环境友好型肥料的创制与应用”映入大家的眼帘。这一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同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是纳入“公司”运作的最佳选择。
为了取得省农科院的支持,刘超带领团队下足了功夫,先后四次拜访农科院,最终取得该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长刘兆辉的支持,拿到丰富的数据材料。经过分析研究,他们推出“公司”的品牌产品——润田丰全效缓/控释肥和润田乐微生物肥,确立了“做中国环境友好型肥料的领先者,神州土地的守护者”的“公司使命”。
有了准确的选题定位,有了富于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创业团队成员开始了探索之旅。
“专业+优化” 夺金依靠强力团队
小成功靠个人,大成功靠团队,这是公认的事实。任何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都不可能靠一个人的力量,而必须要靠团队的力量,高效而有执行力的团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筹码。刘超说,“我们之所以能成功,也是依赖于有一个‘强力’的团队。”
“润禾”创业团队的10个成员分别来自10个不同的专业,出自两所学校。队员主要由我校企业管理、会计学专业的2名研究生和国际贸易、外语、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法学等专业的4名本科生组成,另外还有山大临床、微生物、技术与经济、平面设计专业的4名学生,形成专业互补。用指导老师刘超的话来说,这个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是获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像一部运转优良的机器,他们是密切相关的零部件”,只有合理地利用专业人才,才能使效益达到最大化。
团队成员优化组合的同时,在校团委的积极协调下,“润禾”还创造性地采用了建立创业导师体系的策略,以解决团队实际经验不足的问题,合理利用不同层面的专业人才,达到最大化的优化资源配置。刘奇耀说,其实校团委自去年11月初启动第七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后,就开始精心部署,协调相关部门、各院部做好备战工作。在这次决赛备战中,聘请了工商管理学院的刘军、李新路、于强、费振国,数理经济研究所的刘波、赵耀文,会计学院的孙文刚,国际贸易学院的刘璐等8位校内专家,与省农科院、中邮物流、仕达思生物产业有限公司等多家校外企业合作,形成校内校外相结合、共同指导的专家团队。
采访中,说起勇夺金奖的原因,人力资源主管、工商学院大四学生李亚飞说,“真的很感谢老师们!我们的成功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他们一路陪伴着我们。”法律主管、法学院大四学生罗鹍接着道,“我为自己是集体中的一份子而高兴”。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老师的感谢,对这个团结、创新、凝聚力量的团队的热爱。
“执著+信念” 挑战路上勇闯难关
从校赛、省赛,一路晋级,顺利闯过全国终审决赛,令“润禾”最难忘的莫过于这一路的付出和收获。
“润禾”在创业过程中,也有过队员疲惫、状态不佳、计划书“大换血”的经历。由于校赛时间紧,“润禾”的计划书虽由最初的一页增加到几十页,却不是很理想。进入省赛后,在刘超的指导下,生产主管、工商学院大四学生宁德军和李亚飞负责市场分析和市场营销部分,法律主管、法学院的大四学生罗鹍负责诸多协议、合同的拟定……队员依据专业特长各负其责,对计划书进行修改。既要打破原来太过理论化的框架,又要做深做细,这对于没有什么实际操作经验的学生来说,只能硬着头皮“边写边学,边学边写”,及时地向指导老师请教,认真严谨地解决遇到的每一个问题。最终,他们带着184页的计划书从全省147所高校的450件参赛作品中冲了出来。
省赛归来,每个人都疲惫不堪。接下来的暑期集训更是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随着毕业临近,队员有的要考公务员,有的要参加司法考试,有的要实习、找工作。决战在即,整个团队的状态却一直提不起来。老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果这时候放弃了,那是要后悔一辈子的”,刘超和团委老师商定,无论如何也要把他们“找”回来。挨个打电话、发短信、面对面谈话,一周过去了,十天过去了,队员们陆续回来了。
“我们不是一个人战斗,而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奋斗集体!”为了创业梦,队员们开始严明作息时间,每天准时到达办公地点,几个人常常聚在一起讨论,不肯放过每一个细节。重新振奋了精神的“润禾”再一次取得突破,从大陆地区374所高校的640件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全国终审决赛的入场券,向着金牌发起最后的冲击。
8月23日,距离终审决赛只剩一个月时间。学校召开备战全国决赛动员大会,校领导、相关部门和院部负责人、校内专家团和创业团成员悉数到场。会上,刘超立下军令状:“把夺金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决心完成夺金任务。”当时队员们的心里都暗自捏了一把汗。
“我们志在必得!”夺金归来,刘超回答得仍不含糊。是什么让“润禾”如此信心十足?采访中,杨婷神秘地说:“创业团队邮箱的密码是‘信念2010’,到了全国竞赛网络申报,我们把登录密码设定为金奖必得的拼音字母。”刘超的豪言来自团队的必胜信念!
为了呈现更完善的计划书,队员们团结、协作、负责,将自己真正融入到“企业”中,把握着一个企业完整的运作流程。从产业政策到产品选择,从市场分析到市场营销,从公司组织管理到生产运作、财务分析、风险投资,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这时,创业团里多了四位研究生“辅助团队成员”——张美玲、刘清宇、孟涛和李培培忙碌的身影。他们从每天早上八点忙到晚十点,中间吃两顿盒饭算是休息,奋战了七天七夜,将之前已经五易其稿比较完善的计划书进行了“大换血” 。当一本196页的计划书重新呈现在大家面前时,他们看到它的“蜕变” ——原有的很多自己无法解决的“瓶颈”突破了,更好了。李亚飞说,最后的计划书中新增的“邮政科技”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两项内容,突破了我们固有思维里种子站、专卖店等传统营销模式,视野更加开阔,这也成为“润禾”能够击败竞争对手的特有亮点和夺金点。
比赛临近,他们开始加班加点备战。从网络虚拟运营到模拟答辩,老师和队员每天一起演练,一起吃盒饭;刘清宇等四位辅助队员兼具“老师”“队员”“评审”等多重角色,一遍遍耐心辅导杨婷等人尽快进入最好状态。尤其在模拟答辩环节,专家团的“炮轰”让团队成员很受打击,不过也使他们更快地学会了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一遍遍的练习中,老师都会认真观察,像着装、仪表等细节上也要精益求精,”宁德军说。因为王乾正要准备公开答辩的问答,对于语速、语调等细节拿捏上,刘超老师一遍遍做示范,包括发音、手势等,大家越做越有“范儿”, 夺金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感恩+思索” 挑战仍在继续
经历半年的考验,一路从校赛、省赛冲到国赛,最后登顶夺金,不仅为我校带来光荣,每个“润禾”成员也收获了“心中的金牌”。“挑战”路上,大家砥砺了意志,经受了磨练,学会了感恩,走向了成熟。
罗鹍说,为了最后的计划书中那五份专利权转让协议,他几次深夜给他的专业课老师侯圣和和马国泉打电话,每次老师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他回复邮件,收到凌晨四五点钟的回复邮件很正常。
杨婷说,记不得有多少同学和朋友在她需要时伸出热情的手,支持创业团队的工作,就像有一次计划书中的一幅图片需要处理,她只是随口一说,李祥连饭也没吃就过来修图片。
宁德军说,他做市场部分的计划书时经常熬到凌晨两三点,虽然开着小台灯,但是电脑屏幕的闪光和机器的嗡嗡声依旧会影响到舍友的休息,正紧张备战考研和考公务员的舍友也只委婉地说了一句:“德军,你这是图啥啊?”
在长春进行终审决赛的那五天里,老师默默地陪着他们。杨婷说,作为亲临现场的队员,她忘不了第二天的网络虚拟运营大赛。早8时,指导老师刘超把他们送到赛场门口,嘱咐他们“稳扎稳打”。可比赛进行中,团队成员感觉还是有个地方出现了问题,由于分为六个季度的比赛对抗性很强,每一季之间只有15分钟的休息时间,他们也来不及细想。18时15分,整整一天的比赛结束了,4个队员谁都没有说话,随着人流慢慢走出赛场,猛一抬头却看见远处的花坛上有两个固定的黑影,正望向这边,不知是谁说了一句“是刘老师吧?”就这一句话,让原本就有些闷闷的杨婷和张淑贞红了眼圈。
接下来三天的比赛,老师忍住没问过一次成绩。直到第四天的秘密答辩结束,杨婷收到了随行成员的一条短信“到底咋样了啊?刘老师和我们都快心焦了!”杨婷忽然明白:老师的沉默原来是一种更坚定的支持力量!
最后一天的公开答辩结束后,刘超没有留下与队员分享夺金时刻的激动,他踏上了归程。在29日返济的路上,刘超发给队员一条短信:“杨婷并转王钰、乾正、淑贞等:得知获得金奖,作为指导老师,我对于你们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老师的期望得以实现。明天你们回济南。回济后,面对鲜花和掌声,要认真思索,这是成长道路的开始,老师期望你们获得更多成就。祝愿你们健康成长,铸就辉煌!”
在鲜花和掌声中,“挑战者”归来。但在鲜花和掌声中,“挑战者”没有迷惘。团委书记邓迎迎告诉记者,队员们走出机场的那一刻,她就发现大家成熟了——目光里分明多了一份沉稳,多了一份坚定。
“挑战杯”虽已结束,但人生的挑战仍在继续!